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教职成厅[2018]42号)《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及《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举办北京市第十四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通知》(京学习办[2018]3号)的要求,结合学院工作实际,为有效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服务新北京建设,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学院特别制定2018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紧密结合北京“四个中心”,落实市领导提出的探索“城教融合”背景下城市发展战略,通过教育创新发展来增强整个城市的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城市发展模式创新。服务新北京建设,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充分展示师生通过学习进而服务首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服务法制社会和文明社会建设,深度开展社区服务。通过开展学习活动周,普及职业教育渗透,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发挥学院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
崇德尚艺,传承文化”主题活动于11月7日下午14:30,在学院图书馆一层举行。学院邀请书法艺术家面向学院师生及附近社区居民进行专题讲座,共同领略中国书画之美,亲自体验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高卫东,1963年出生于北京,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华书画协会理事、北京北海诗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省临清市文化艺术顾问、青岛金石书画院艺术顾问、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民革北京中山书画社社员。作品参加了北京市文学和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首都艺术家红色之旅采风团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作品展、日本东京都中野区举办的中国书画展、第二十三届中日友好书法交流展、纪念朱德诞辰120周年书画大展并获好评。其书法在中国当代书画艺术英才作品展中被评为优秀作品。

他认为:书法应该遵循传统、重视法度,学习书法应该象米芾一样,遍临古代名家之作,师古不泥,师古而化,才能集腋成裘,以达到书法艺术的颠峰。其简单道理是:每一个人学习方法、侧重点、习惯都不一样,虽然学习同一家之作,但临习结果却各自不同,均带有自身的特点,转移多师,汲取古代书家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段宝宗,我院通州校区教师。书法专业本科毕业,现为中华书法学会会员、中华书画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通州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家,其创作的艺术品被选入第九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拍卖专场并于2006年被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评为中国书画界最具投资艺术品。段宝宗先生创作的艺术品以书法为主,兼攻写意花鸟,学习书画三十余载,经田伯平、薛夫彬、杨广馨、卜希旸,张同印等书法家教诲,书艺大长,曾多次在全国书法比赛中获大奖,入编《中国现代书画篆刻界名录》、《中国当代书画家作品集》等。

首先段宝宗老师给大家讲述了文房四宝用法及文化,到场的老师同学们认真听讲,受益匪浅。本次讲座还吸引了附近社区居民前来参加,在现场我们看到有近八十岁高龄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还在认真听讲并做着笔记,正是践行了“全民终身学习”的活动宗旨。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是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宣笔、徽墨、宣砚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在现场,高卫东老师给大家展示了篆、隶、楷、草、行五种书法字体的演变及不同字体的艺术特征。接下里高卫东老师通过一个“永”字写法的详细讲解为大家展示书法书写的结构、下笔力度等细节。

经过两位老师的悉心指点,在场人们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并亲自体验书写。感受书法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精髓。

活动当天,正值由学院与祥龙集团共建的魏俊强(汽车维修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揭牌仪式。两位书法家现场为工作室题字,弘扬大国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