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小常识之北京地铁7号线
简介
北京地铁7号线(以下简称“7号线”),是北京中心城区的一条东西向地铁线路,主要布置于两广路地下,贯穿北京外城(原宣武区、崇文区辖区),并连接东部劲松等地以及垡头边缘集团。由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一分公司负责运营。
该线于2014年12月28日全线开通(双井站暂缓开通,垡头站于2018年12月30日开通)。
截至2015年12月26日,该线运营区段为北京西站至焦化厂站,途经丰台区、西城区、东城区和朝阳区,运营里程23.7千米,共开放19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4座),拥有车辆基地1座(焦化厂车辆段)。
地铁建设
7号线1983年首次进入北京地铁线网规划,由1973年线网规划中的6号线拆分而成。1973年规划的6号线为经过朝阜大街和两广路的两条东西向线路在东西两端相连,并从西南角莲花池(规划北京铁路西客站选址)延伸至丰台镇的“q”字形线路;分拆后7号线继承了其中经过两广路和西南连接丰台镇的线路。
北京西站选址方案确定东移避开莲花池之后,地铁为了保证接驳修改了线网规划方案,7号线由两广路来,转向北接入北京西站,而原7号线由莲花池向西南丰台镇方向和6号线由莲花池向北的线路则组合成新的9号线。1990年代初北京西站建设时,在地下为地铁7、9号线预先建设了车站、折返线和部分区间。在1993年版线网规划中,7号线线路确定为自北京西站起东西向穿过南城地区至东南部垡头边缘集团的线路。
此后虽然7号线线路大致走向确定,但具体线位仍然变化了多次。在10号线一期建设时,7号线东段二环外沿劲松路-南磨房路布置,与10号线在劲松站换乘,而到线路最终确定时,这一段线路北移到了广渠路地下,与10号线在双井站换乘;但由于10号线一期设计标准较低,双井站又没有按照换乘站设计,空间狭小,无法容纳7号线带来的大量换乘客流,最终造成了线路建成后双井站迟迟不启用的结果。
2009年12月,7号线大郊亭站到百子湾站间的线路配合广渠路延长线施工开工建设 。2010年,在东西二环内的车站设置又发生了变化,原西二环内的广安门站和牛街站被取消,改为在两站中间位置建设广安门内站;原东二环内的幸福大街站和夕照寺站同样被取消,改为中间位置建设广渠门内站。
2013年,垡头地区的规划进行了调整,居住人数和就业岗位都大幅增加,为此,7号线由6节编组预留8节条件,改为直接按照8节编组开通 。同年8月19日上午,7号线开始进场铺轨。
2014年7月15日,7号线启动全线动车调试。8月底各站完成全部装修工作。9月20日,7号线开始进行空载试运行。12月8日12时20分许,在建的广渠门内站工地突然起火,现场冒出大量黑烟,一度造成“浓烟封路”的景象。据北京消防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起火部位为广渠门内站的冷却塔,未造成人员伤亡。北京地铁方面则回应称,失火事件不会影响7号线月底开通。12月28日,7号线全线开通(双井站暂缓开通,垡头站于2018年12月30日开通)。
2015年12月12日,7号线焦化厂站外,一座地铁空调冷却塔起火。消防部门到场扑救,事故中无人员伤亡。该冷却塔属地面设施,事发时正进行施工改造,由于起火点离地铁站较远,未影响地铁运营。
2019年5月16日,7号线东延已经实现了全线隧道贯通,9座车站全部封顶,在7月底实现动车调试,预计年底前实现通车运营。
线路介绍
7号线西起西三环内的北京西站,向南离开北京西站后转向东,沿广安门外大街、广安门内大街、骡马市大街、珠市口西大街、珠市口东大街、广渠门内大街、广渠门外大街、广渠路一路向东,穿过东西二环、东三环、东四环后转向南,沿规划化二东侧路、垡头西路、小武基路向南,在北京欢乐谷东南侧再转向东,沿垡头南路向东,过丰双铁路后转向东南,在北京焦化厂原址内设置终点站并设置车辆段一座。

线路东延
2015年8月24日,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官网发布7号线东延环境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同年12月23日,7号线东延工程率先完成焦化厂站至黄厂村站明挖段区间9000平米场地围挡封闭
2016年2月29日,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官网发布7号线东延环境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公示中披露,7号线东延工程西起既有7号线终点焦化厂站后,以地下线形式沿规划焦化厂中路下穿东五环后在朝丰家园西侧转向北,至万通路后再向东;之后沿万通路下穿通惠灌渠、京哈高速路后进入通州区;通州段线路主要沿万盛南街、群芳南街及六环内辅路敷设,在环球影城的城市大道设置终点站。线路全长约16.6千米,全部为地下线。全线共设车站8座,平均站间距2.13千米。在六环内,群芳南街南侧设置张家湾车辆基地。
建设意义
7号线的开通分流、缓解地铁1号线和八通线的客流;缓解南城东西向、两广路、长安街的交通压力;提高北京西站客流疏散能力和效率;方便劲松、广渠路、百子湾、翠城地区等地的居民出行;同时改善城南交通出行状况、促进旧城改造、提升城市品位。同时,7号线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北京轨道交通线网,引导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健康发展。
2014年10月17日在北京举办的“国产数字集成系统地铁列调首次应用发布会”上获悉,7号线成为全国首条采用自主化、国产化Tetra无线数字集群系统用于地铁列车调度的线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100%的国产化率。
7号线施工中广泛采用暗挖工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7号线与5号线实现换乘的磁器口站,是北京市首次采用局部三层暗挖的车站,实现“T”型换乘,确保换乘距离更短、更快捷。7号线桥湾站和广渠门内站,是北京首次采用在车站顶板上方设施工竖井,开展路中暗挖施工的车站,保证交通导改“占一换一”原则的同时又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和商业影响。
列车介绍
BD32型地铁电动客车
7号线列车由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这是该公司首次独立设计制造地铁列车。型号为BD32,于2013年制造,列车外形与6号线列车相仿,列车为8节编组B型列车(6动2拖),初期配车数量35列/280辆(编号07 001-07 035) ,最高运行速度80千米/小时,最大载客能力2766人。采用外挂式移动车门。车厢内客室高度2110毫米 。车辆内饰以灰色为主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