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小常识之北京地铁二号线
北京地铁2号线(以下简称“2号线”)是北京的一条环线地铁,是中国第一条环形地铁线路,沿原北京城池内城而建,于1984年9月20日开通运营。全线东段、北段、西段的走向与北京二环路重叠,线路南段沿长椿街-前门-建国门行驶。
该线全长23.1千米,设18座车站和1座车辆段,线路标识色为蓝色。长椿街站至北京站段为一期工程(长椿街站与现1号线南礼士路站相接)的一部分,于1969年10月1日建成;其余车站,自复兴门站至建国门站为二期工程,于1984年9月20日开通;在1987年12月28日,两部分成环线运营,而1号线到复兴门站即折返。
一.环线时期

(北京地铁2号线路线图)
1987年12月28日,二期工程成环运营。
1989年5月7日4时45分,鼓楼变电站值班员违规仅有一人操作,导致积水潭变电站825V一号馈出开关起火烧损,积水潭站外环中断行车2小时20分,内环中断行车1小时51分。
1995年9月26日,环线列车编组开始由4节改为6节编组,第一列6节编组列车投入运营。
1995年10月1日7时34分,北京站至崇文门站区间,900V电缆击穿接地,中断内环行车2小时47分。
1995年11月5日18时13分,环线内环561次438车组,在长椿街站至复兴门区间与313次434车组发生追尾事故,32名乘客轻伤。列车部分车钩损坏,内环中断运营304分钟。
1996年1月19日,北京西郊大面积停电事故波及地铁,造成一线和环线内环146分钟停止运行。
2000年10月20日凌晨,地铁环线运营试行“轮乘制”。
2001年12月11日,环线地铁实行司机车长制。
二.2号线时期
2002年1月,导向标志的改造工程开始施工,新的导向标志将“环线”更名为“2号线”,数月后站内广播、官方文件全部使用新名称称呼2号线。
2002年9月,实行站区管理
2007年10月7日,地铁全网统一2元票价,换乘不收费。
2007年11月10日,DKZ16列车上线运营。
2008年6月9日,启用磁卡车票和自动售检票系统,纸质车票停用。
2008年6月15日,启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
2009年4月21日,2号线最小间隔缩至2分钟。
1、2号线接触轨改移工程于2015年5月正式开工,已完成1号线大望路站、国贸站、永安里站、建国门站、东单站上下行改移,王府井站、天安门东站下行,共计改移2458米接触轨;完成2号线安定门站、鼓楼大街站、积水潭站上下行改移,西直门站、雍和宫站、东直门站下行,共计改移1582米接触轨。预计整体工程计划完成时间为2016年6月30日。
2016年1月17日,2号线18座车站卫生间全部改造投用。
2016年7月31日,2号线开始在安定门站试点安装站台安全门,预计最快于2017年年底全线完工。至此,北京最后一条未安装站台门的线路正式开始安装站台门。
2017年8月20日,北京地铁2号线前门站、崇文门站站台安全屏蔽门投入使用,至此,地铁2号线各站屏蔽门全部启用。
截至2019年,2号线全长23.1千米,全部为地下线。共设18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

太平湖车辆段:

三.运营时间
2号线环行一周用时约40分钟。线路全年无休,每日在5:00至23:00之间运营,不同车站首末车时间有差异。内、外环线分别在西直门站、积水潭站收车,跨越这两座车站的末班车时间更早。
在工作日,2号线早高峰时内环发车间隔2分半,外环3分;晚高峰时外环间隔2分半,内环3分。其中2分半的间隔在北京地铁系统中属于较小值,仅多于早高峰4号线上行的1分45秒和10号线的2分。白天非高峰时段的发车间隔约5分钟,在市区线路中属于发车间隔较长的一条。
工作日2号线的日均客流量在100万人次左右,2016年4月29日达到122.4万人次,在北京地铁线路中日均客流量居第三名(第一名10号线195.1万人次,第二名1号线138.1万人次)。

(二号线密集的人流)
四.现用车型
2号线现役50列DKZ16型地铁电动客车,由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地铁车辆厂生产。核定载客1356人/列。DKZ16支持CBTC控制系统,于2006年生产,于2007年11月10日首次运营,并在一年半内替换了2号线的其它老车型(最后一列老车于2009年1月19日退役),以便使2号线全面使用CBTC控制系统,提高线路运营效率。列车在地板下运用了铝蜂窝结构设计,并安置有一层隔音毡,且在车轮设计上采取了最新的降噪措施,有效降低运行噪音。 DKZ16和1号线的SFM04也是北京地铁中唯一采用布面客车座椅的车型。(后全部替换为塑料面座椅)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