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小常识之北京地铁1号线

北京地铁1号线(以下简称“1号线”),是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中国第一条地铁。使首都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而且也早于首尔、新加坡、旧金山、华盛顿等城市。毛主席亲自批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北京市市长彭真亲自参加开工典礼。 1969年10月1日,第一辆地铁机车从古城站呼啸驶出。北京地铁一期工程赶在新中国成立20周年的时候建成通车了,宣告了中国没有地铁历史的结束。
1969年10月1日开始封闭试运营,运行区段由北京站至古城站(原古城路站)。1973年4月23日,北京地铁1号线延长至苹果园站。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正式验收,地铁一期工程运营线路从苹果园站至北京站区段正式对外开放。1987年12月28日复兴门站折返线建成。1992年12月12日由复兴门站向东延至西单站。1999年9月28日,复八线天安门西站-四惠东站区间开通。2000年6月28日,西单站至天安门西站区间开通,复八线与原1号线实现贯通运营,成为了如今的北京地铁1号线。
2018年9月,爆料称原备用车站福寿岭站或将启用,服务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 另外,2020年或2021年1号线还将和八通线贯通运营。
一期工程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洞察了地下铁道的重要性,从战备和民用角度倡导北京要搞城市地下铁道。
1953年9月28日,北京市委响应这个号召,开始筹备北京修筑地下铁道工作。
1954年10月,北京市委向党中央呈送一份报告,要求“聘请苏联专家,着手勘探研究”。
1953年至1960年,数千名中国学生被送往苏联学习地铁的建设。
1957年,苏联地下铁道专家帮助制订的方案是两横、两纵、两对角线和一个环线。
1961年,北京地铁筹建工作因三年困难时期而停止。
1965年7月1日,时任北京市市长的彭真亲自主持了开工典礼,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彭真、罗瑞卿等出席了典礼。当时的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讲了话,大意是要坚决贯彻毛主席的批示精神:“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杨勇还提出地铁建设的三条原则:“地上服从地下,交通服从战备,时间服从质量。”当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邓小平也讲了话,大意是北京地铁要坚固实用,朴素大方。当时已79岁高龄的朱德元帅亲自为地铁破土,与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拿起铁锹,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专门拍摄了纪录片记载了这些珍贵的镜头。

(北京地铁1号线开工奠基典礼)
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在玉泉路以西举行了开工奠基典礼。 地下铁道修建最初出于备战的考虑,线路连接北京西山卫戍部队驻地和北京站。工程按照“战备为主,兼顾交通”的方针设计,采用敞口明挖施工,施工完成再填埋, 由铁道兵第十二师、地下铁道工程局、北京市城建局施工。这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地下铁道。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线路开始试运营,实行内部售票,接待参观群众。售票办法:凭单位介绍信在各车站购票,单程票价为一角。开始运行区段由北京站至古城路站,不对公众开放。
1971年1月15日,1号线正式向公众运营,运营区段为公主坟站至北京站,共10座车站,全长10.7公里。
北京地铁1号线古城车辆段
1971年8月15日,运营区段由公主坟站向西延长到玉泉路站,共13座车站,全长15.6公里。
1971年11月7日运营区段由玉泉路站向西延长到古城路站(古城站),共16座车站,全长22.87公里。
1972年12月27日取消购地铁票凭证件的限制。
1973年4月23日运营区段延长到苹果园站,车站增至17个,运营路线延长为23.6公里。
1971年9月13日至1971年11月6日、1973年8月12日至1974年6月30日、1975年1月12日至1975年1月31日,地铁因战备原因停运。
1976年9月18日,因召开毛主席追悼大会地铁停运一天。
1981年4月20日北京市地下铁道公司成立。
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正式验收,从高井至北京站共19座车站,全长27.6公里运营线路移交北京市地铁公司管理,地铁一期工程运营线路从苹果园站至北京站区段正式对外开放。到1981年北京地铁
年客运量为6466万人次,日均客运量为17.7万人次。 右图为当时的站牌。(苹果园-北京站)

二期工程
(一线与环线相对分离运行 )
1984年9月20日,北京地铁二期工程建成通车运营,按“马蹄形”方式运营。往返于复兴门车站至建国门车站之间,路线全长16.1公里,共有12座车站。
1986年8月15日,北京地铁复兴门底层350米折返线工程开工。

(一线与环线相连)
1987年12月24日,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建成通车。随着复兴门折返线的建成,1987年12月28日起运营区段由南礼士路站沿复兴门外大街向东延伸至复兴门站,1号线列车从苹果园站到复兴门站后折返运行,不再向南转向连接长椿街站。线路全长16.9公里,共有12座车站。同时长椿街站至北京站区段改为连接二期工程线路(成为北京地铁2号线的一部分),至此北京地铁一线与环线开始独立运行。
复八线工程
一号线与复八线
1986年10月9日,北京地铁复兴门至八王坟新线建设可行性研究会议召开。
1991年1月26日,国家计委对北京地铁复兴门至八王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同意建设复兴门至八王坟工程。工程规模为全长12公里,总投资20亿元,其中利用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192亿日元。
1992年6月24日,复八线工程在永安里站举行开工典礼。
1992年12月12日,北京地铁一线运营区段由复兴门站向东延至西单站。1992年12月28日,“复八线”12公里新线建设全线开工。
1994年9月19日,北京地铁一线苹果园站至复兴门站的12个车站的信号控制系统列车自动防护ATP设备全部投入使用。
一号线与复八线贯通
1997年12月11日,(97)首规办规字223号批复:地铁复八线车站命名分别为:复兴门站、西单站、天安门西站、天安门东站、王府井站、东单站、建国门站、永安里站、国贸站、大望路站、四惠站、四惠东站及四惠车辆段。
1999年9月17日,“复八线”开始空载试运行。
1999年9月28日,天安门西站-四惠东站区间开通,当时为复八线的一部分。
2000年2月16日起到2000年4月25日西单站停运进行施工。地铁一线东端终点由西单站改为复兴门站,维持苹果园至复兴门区段运营。
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1号线线路图
2000年6月28日,西单站-天安门西站区间开通,复八线与原1号线连通合并,运营区段由苹果园贯通至四惠东站,共23座车站,线路全长31公里。
连接八通线、福寿岭站启用计划
尽管1号线与八通线的路线在四惠至四惠东之间是平行的,但是由于1号线与八通线在四惠站和四惠东站采取了换乘模式,导致来往通州区域的乘客增加了出行时间(尤以高峰时间为甚)。故在2010年,政协委员陈定旺提案建议把1号线与八通线连接并贯通运营 。然而地铁公司回应,由于1号线的信号制式和八通线的信号制式完全不同,需要改造信号系统,所以以后再按图索骥。
2018年8月8日,据北京地铁公司消息,地铁1号线、八通线贯通工程进入审批阶段。根据计划,四惠东站西侧将引出四组道岔,以实现贯通,但因八通线初期设定客流较小,1号线列车不适应露天雨雪运营环境等问题,仍需一定改造。预计2019年底将实现两线贯通。
2018年9月,爆料称原备用车站102号福寿岭站或将启用,服务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
最终1号线运营范围将为石景山区福寿岭至通州区环球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