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形势与政策》 |
课程代码 |
030911103 |
课程英文名 |
situation and policy |
适用专业 |
城市轨道交通、汽车工程、交通管理与信息工程、道路桥梁、汽车经济管理、汽车车身工程、道路机电工程、建筑工程 |
课程类别 |
公共基础课 |
课程类型 |
A类 |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
总 学 时 |
32 |
学分 |
1 |
理论学时 |
32 |
实践学时 |
0 |
开设学期 |
第1、2、3、4学期 |
前导课程 |
无 |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必须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形势与政策教育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是当代大学生看中国、看世界的窗口。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是一门时政性、综合性与应用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相关课程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课程设计思路
注重营造一种新的课程文化,即营造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体现目前新课程改革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强调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让学生积极参与,强调课程的民主性。课程本身就是对话,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加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课程设计采取政治性与时效性、广泛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贴近专业、为专业建设服务;贴近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贴近社会,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志、树德、做人作为根本任务。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形势与政策观、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产生和发展、政策的本质和特征等基础知识;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分析形势和理解政策的能力,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素质目标
让学生感知国情民意,体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把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统一到党和国家的科学判断上和正确决策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目标而发奋学习。
三、课程设计与内容
(一) 课程总体设计
表1课程的设计与内容
序号 |
学习单元 |
学习目标 |
主要教学项目 |
学时 |
1 |
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 |
党和国家重大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 |
2016年“两会”与“三个自信” |
2 |
2 |
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 |
掌握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新的动态与政策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政策 |
2 |
3 |
重大事件、纪念活动与热点话题 |
把握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2 |
4 |
专业服务与学生就业指导 |
帮助引导顺利度过实习期 |
4-1祝你成功系列——教你认识你自己 |
2 |
4-2祝你成功系列——教你心理调适 |
2 |
说明:本课程开设在第1——4学期,总学时32,每期8学时,在动态中把握不变的规律,确定4个教学专题。
(二)学习单元设计
单元一: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 学习单元描述
学习单元 |
项目任务 |
项目目标 |
教学方法与建议 |
实施地点 |
使用设备与工具 |
考核方式 |
学时 |
1-1 |
2016年“两会”与“三个自信” |
学习党和国家重大会议精神 |
讲授与研讨 |
报告厅 |
多媒体 |
练习页 |
2 |
|
|
|
|
|
|
|
|
|
|
单元二: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 学习单元描述
学习单元 |
项目任务 |
项目目标 |
教学方法与建议 |
实施地点 |
使用设备与工具 |
考核方式 |
学时 |
2-1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政策 |
掌握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新的动态与政策 |
讲授与研讨 |
报告厅 |
多媒体 |
练习页 |
2 |
|
|
|
|
|
|
|
|
|
|
单元三:重大事件、纪念活动与热点话题 学习单元描述
学习单元 |
项目任务 |
项目目标 |
教学方法与建议 |
实施地点 |
使用设备与工具 |
考核方式 |
学时 |
3-1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
讲授与研讨 |
报告厅 |
多媒体 |
练习页 |
2 |
|
|
|
|
|
|
|
|
|
|
单元四:专业服务与学生就业指导学习单元描述
学习单元 |
项目任务 |
项目目标 |
教学方法与建议 |
实施地点 |
使用设备与工具 |
考核方式 |
学时 |
4-1 |
祝你成功系列——教你认识你自己 |
顺利度过实习期 |
讲授与研讨 |
报告厅 |
多媒体 |
练习页 |
2 |
4-2 |
祝你成功系列——教你调适自己 |
顺利度过实习期 |
讲授与研讨 |
报告厅 |
多媒体 |
练习页 |
2 |
四、课程考核
1.考核框架:
序号 |
考核方式 |
权重 |
评价依据 |
1 |
平时成绩 |
50% |
含出勤、课堂表现、回答问题、参与教学等 |
2 |
课堂笔记 |
50% |
课堂答题页 |
终结性考核 |
|
形式:笔试■/实践□/笔试+实践□/其他□ |
时间:考试周/随堂■/自行安排□ |
2.考核说明:
考试要充分考虑本课程特点,主要考核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本课程为考查科目,考评将重点放在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的考评,结合课堂表现、活动表现等综合观察。
五、课程资源
1.教学团队(教师要求)
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必须具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与国家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注意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教与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关系;注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与本课程学习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教学以学生为本,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学团队要经常进行集体备课、教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业务水平,积极了解当代及本校大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情况及其思想特点,对症下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实验实训条件:无
3.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使用的教材。本课程的学习建议选用教材《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主编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政工作司委托出版。
(1)《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2)《时事报告》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主编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政工作司委托出版;
(3)条件具备,考虑编写适合我院高职学生实际的《形势与政策读本》。
4.学习网站
新华网、凤凰网、人民网
5.其它资源(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资源、教学元器件、教学模型、视频等)
《时事》VCD高等教育音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