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院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 ”、“骨干专业(群)”、“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多项名单!

新年伊始,喜讯频传
2019年1月2日,北京市教委网站公示入选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第一批骨干专业(群)、工程师学院和大师工作室名单。
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名单

第一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名单

第一批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名单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名单。
学院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汽车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入选第一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建设名单。
边精一古建营造工作室入选第一批北京市职业院校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名单。
评选背景及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及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北京市教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北京职业教育改革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依据“创新行动计划”,北京市将紧密契合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到2020年,重点建设10所左右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世界一流职业院校。同时,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布局,逐步调减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特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是我国高职教育下一步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推动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


为做好“特高校”申报工作,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申报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各项评选要求,扎实开展申报工作。经过全院教职工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完成了“特高校”申报的各项材料准备。




在“特高校”创建过程中,学院教学系统、综管系统的老师们发挥了真抓实干的精神风貌,从4月份开始历时半年多时间反复打磨,高水平完成实施方案制定。老师们再接再厉,不断完善、修订内容。最后48小时,学院灯火通明,老师们精神抖擞、全力以赴,高效完成申报书的网上上报,按时完成纸质文本报送,得到一致好评。
荣誉表彰

为鼓励先进,进一步激发全院教职工把学院建成世界知名、有特色的交通高等职业学院的激情和热情,1月16日上午,在大兴校区教育中心楼二层报告厅召开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2018年度党政工作总结会暨全体教职工大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对在“特高校”“骨干专业”“工程师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及“一校一品”德育品牌项目创建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予以表彰。
在申报“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骨干专业(群)”、“工程师学院”、“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过程中的先进部门和优秀个人


先进部门
行政办、教务处、督导室、学生处、党办、团委、市场部、继续教育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道路桥梁工程系、交通管理与信息工程系、道路机电工程系、汽车车身工程系、汽车经济管理系

优秀个人
1.突出贡献奖
王安邦、王国文、王绍慧、王彦峰、卢 慧、田阿丽、曲秋莳、刘 炜、刘军利、刘金梅、刘洪峰、刘莉娜、李新起、李曙辉、宋春淑、张京华、张新敏、陈 东、陈俊杰、郑海燕、赵 蕊、赵莉弘、钮旻旻、段卫洁、姚士新、徐 然、徐立起、徐志军、郭晓捷、唐晓玲、悦中原、陶静川、董 峥、缑庆伟、谭玉玲
2. 优秀表现奖
丁泉君、丁莹琨、马 娜、王 珂、王江英、王怡南、毛昱洁、化美艳、史丁晶、伊春雨、刘 帅、刘 楠、朱晓晨、刘京俐、刘瑞华、安文洁、许 菲、孙 欣、纪 争、吕丽平、李 伟、李 卓、李 洁(思政)、李 洁(市场)、 李 黎、李文玉、李红莲、李英奇、李建国、李经智、杨文华、吴复宇、杨国峰、张 荐、张 磊、张景霞、陈 慧、武雪梅、林小平、岳 玮、金 灿、单晓涛、孟 熙、郑 毅、赵 辉、赵 丹、赵怀志、赵 菲、赵巍巍、郜 娜、段晓云、侯红宾、姚立泽、姚建玲、高 伟、高 燕、高月敏、徐 赛、盛桂芬、崔曙辉、康 涛、宿 昱、彭 颖、景忠玉、解凌竣、魏 然
在申报“北京市职业院校
‘一校一品’德育品牌”创建项目过程中的
先进部门和优秀个人



同时,2018年底,学院高质量完成了以“创建学生红色理论社团,打造高职德育实践品牌”为主题的德育“一校一品”申报和复评工作,在申报过程中,涌现出一批贡献突出的集体和优秀个人。

先进部门
学生处、思政部、基础部、宣传中心、党办、团委、教务处、后勤服务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学院学生新媒体中心

优秀个人
王 珂、王 勇、王 涛、王占利、王剑飞、王爱军、车建峰、方红军、吕漫池、刘洪峰、闫红燕、孙 欣、苏春容、杜宏霞、李 洁(思政)、 李文玉、李运刚、杨国峰、肖俊超、陈 慧、范思齐、岳 清、金 灿、周 冰、孟庆玉、袁士棋、袁 帅、袁亚楠、徐 然、郭冬梅、郭晓捷、彭 颖
未来,学院将以此为起点,以先进部门和优秀个人为榜样,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争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争当“四有”好老师,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模范。继续擦亮学院“依托‘红色理论社团’引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品牌,高质量推进“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骨干专业(群)”、“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创建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北京市教育大会指示精神,按照“特高校”建设要求推进各项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为我市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