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1日下午,劲松校区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集体参观了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

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参观了马克思的生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程,重温了《共产党宣言》,了解了《资本论》的创作历程,深刻感受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继承和发扬。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共同回顾了马克思光辉灿烂的一生。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德国小城特里尔。一个多世纪以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照亮了在黑暗中徘徊的世界历史,奏响了人类为自身解放而斗争的不朽乐章。摩泽尔河畔思想的种子如同原子裂变般释放出巨大能量,穿越历史的迷雾,激起神州大地的红色狂飙,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书写下新时代的壮丽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通过参观学习我们仿佛回到了共产党人理想启航的原点,更深的理解了一个民族的苏醒与复兴、一个国家的崛起与奋进、一个政党的光荣与梦想。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更加坚定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马克思一生致力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而他在东方的继承者们,则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二字始终铭刻在鲜红的党旗上。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正是为了千千万万人的解放、发展和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把这样的追求,视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秉持这样的初心,无数仁人志士以信仰为旗,以真理为路,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他们是共产主义的笃行者,是马克思最好的继承者。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追求,蕴藏着马克思主义的根脉,昭示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如果说,“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是马克思作出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选择,那么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马克思为精神坐标,立下“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誓言,并且转化成“为人民谋幸福”的行动。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更加增强了“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感。
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更开辟了一条通向人类理想社会的道路。以马克思为起点的这条道路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在这条路上的探索又意味着什么?在历史长河中,共产主义运动大河奔涌,马克思思考欧洲工人的使命,见证了英勇而悲壮的巴黎公社运动;列宁实践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证明落后国家能够跨越“卡夫丁峡谷”;而中国共产党的探索更加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举世目的中国道路。从欧洲到苏联,从苏联到中国,这是社会主义运动中心的转移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全球的传播过程。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没有取得今天的成功,那么共产主义可能又要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同一个幽灵在世界上徘徊”。从这样的视野看,更能清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繁荣,不仅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关乎人类的命运、历史的走向。而中国走向民族复兴,正是马克思的思想在这片土地上推动历史进程的伟大实践。在马克思理论的引导下,毛泽东思想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让中国从此站了起来;邓小平理论引领全国人民改革开放,让中国富了起来,一路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定能指引中国强起来,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0年来,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和思想家从未离开这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和远大理想,“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坚信马克思的真理之光和信仰之光,一定会照耀中华民族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马克思主义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