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

● 北京市交通委直属的唯一公办高职

● 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

● 北京交通职教集团核心校

师资队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

2021年03月13日 作者:责任小编  来源: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张利彪,副教授,硕士研究生,通信信号技术专业创始人。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自动化(铁路信号)专业,赴香港考察、访问团队成员之一。牵头完成《(中高职)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专业教学标准》,参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已完成申报并获批,参与撰写《(中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仪器设备装备标准》。制订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搭建及课程标准。担任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类职业技能大赛裁判员并获得优秀裁判员。主持并完成2项省部级课题、完成行指委课题3项。主编《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参编《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基础》,主审《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集群系统与设备维护》等教材,发表论文若干篇。

刘俊武,实验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方向)专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参与3部高等学校教材编写工作,获得过维修技师、高级考评员等证书,主讲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汽车车身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发动机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指导并带领学生参加了第八届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并获得证书。拥有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

  

孙树森,实验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专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教师。1985年至2018年任职于汽车系,任教过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等专业核心课程,熟悉汽车系所有实训课程,2018至现在,任教于城市轨道学院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任教过城市轨道交通电动客车驾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和多门实训课程,参与两部高等学校教材编写工作。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融合,动手能力强,是很有实力的双师型教师。undefined

张荐,副教授,太原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电信科技技术研究院通信工程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

参与《中等职业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院校通信信号技术专业装备实训标准》制定、参与《(中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仪器设备装备标准》。

参与国家级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工作。

主编教材《计算机网络》、《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集群系统与设备维护》。参编《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等教材。发表论文5篇。

带领本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并获得北京市“信号值班员”技能比赛一等奖、国家级比赛三等奖;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暨教师信息化大赛三等奖。担任在校班级辅导员工作,学生党员初级党课工作。人生信条:“作为学生的你是世间唯一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想你所想,做到感同身受,请让我慢慢走进你的心,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张伟华,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信号技术和中德本科项目双师型骨干教师。曾担任过国铁信号联锁工程师和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项目工程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参与学生管理,指导学生就业,负责信号与联锁实训室建设和验收。参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获得北京市一等奖。参加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暨教师信息化大赛,获全国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信号维护)赛项,获华北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主持研究会科研项目一项,发表论文3篇。

 

薛瑞,副教授,通信信号技术专业双师型骨干教师。近年来,主持并为主参加多项厅级科研项目并取得省级成果鉴定,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检索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参与3部高等学校教材编写工作。2017年为主参与高/中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教学标准撰写工作,2018年为主参与完成教育部课题“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调研报告”。2018年荣获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暨教师信息化大赛二等奖。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竞赛工作,2018年指导学生荣获第十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行车值班员信号(学生组)北京市初赛二等奖、全国决赛二等奖。

 

刘金梅,工学硕士学位,副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骨干教师,目前主要承担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以及科研项目管理组的重要任务,多年来独立承担10余门专业课程的授课,多次教学评估优秀,多次指导学生的“飞思卡尔”大赛和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多年担任辅导员工作,获得优秀辅导员称号,近年来主持并完成1项省科技厅、教育厅课题和市科技局各1项,为主参加市科技局和省教育厅项目3项并作省级成果鉴定,主持校级科研基金项目3项,为主参加横向项目科研项目多项。目前,第一申请人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公开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SCI论文1篇, EI检索论文4篇。 

 

杨绚,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曾担任中国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从事城轨信号产品研发工作,参与北京地铁8号线信号设备升级改造测试研发,北京S1线列车自动驾驶设备研发及安全认证等,具有多年对口企业工作经验。现任通信信号专业教师,主讲《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等课程,多次参与专业课程改造项目,主编及参编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承担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实训室管理,参与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和实训项目开发等工作。


 李莉,北京交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市专业技术工程师职称,“双师型”教师。曾任北京地铁16号线通号维修高级工程师,参与北京地铁4号线、大兴线、14号线、16号线的通信信号运维工作,有近十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工作经历,获得北京京港地铁工程部优秀员工称号。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EI检索2篇,核心期刊2篇,牵头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参编专业课程教材。获得全国2020年第四届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李桃,中共党员,北京交通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国家心理咨询师、中级电工、低压电工,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讲师,“双师型”教师。近年来,主持/为主参与北京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EI检索1篇,核心期刊4篇;受理发明专利1项;获得北京市首届“教师专业能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首届教师“基本功与智慧”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主编教材《城市轨道交通环控系统维护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基础设备维护(第2版)》,参编教材《城市轨道交通电动列车驾驶》、《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第3版)》、《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心理学(第2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学生获国家二等奖1项、国家三等奖1项、国家优秀奖1项、北京市一等奖3项、北京市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获征文指导国家二等奖。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京 ICP 备 1406068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2538号

网上服务大厅
一站式服务(校外使用请先向信息中心申请VPN使用)
北京交院天地
部门宣传矩阵 专业宣传矩阵 学院全媒体平台
学生服务
资助申请 选修天地 课程查询 成绩查询 志愿查询 心理咨询 新媒体培训 第二课堂成绩单
教师服务
中国知网
其他服务
信息公开 招标公告 大兴后勤报修 海淀后勤报修 通州后勤报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