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简称《技术条件》),将于2022年5月1日起实施。作为我国首部皮卡行业技术标准,《技术条件》不仅为皮卡的管理、用车、政策制定提供了技术参考,更是首次从政策层面明确了皮卡的多用途货车“身份”,将对皮卡市场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明确多功能用途 有望更大范围“解禁”
1994年,国务院发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皮卡在被赋予货车“身份”的同时,却也因此被限制了客用等多功能用途,后期被多地城区下达“禁入令”。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试点促进皮卡车消费的通知》,在云南、辽宁、河北、河南四省试点解除皮卡进城限制,拉开了皮卡“解禁”的序幕。此后,多地出台放宽皮卡进城限制的政策,沉寂已久的皮卡市场开始焕发新机。
2019年1月,交通运输部取消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配发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对应的主要车型之一便是皮卡。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鼓励取消皮卡进城限制。
得益于“松绑”政策的陆续出台,皮卡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标准缺失、车辆属性不清晰,导致皮卡“解禁”效果不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介绍,“不能进城区”是不少微客、轻客用户此前放弃购买皮卡的主要原因。此次《技术条件》真正明确了皮卡多用途货车的“身份”,为各地出台管理措施提供了政策依据,皮卡有望在更大范围“解禁”。

“《技术条件》明确了皮卡的属性,为车企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标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皮卡行业发展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福田汽车皮卡事业部营销副总裁、营销公司总经理张微微认为,《技术条件》实施后,宜商宜家的皮卡市场需求将被逐步释放。
李邵华预测,在皮卡“解禁”稳步推进的背景下,2030年皮卡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00万辆。
规范车型标准 加速高端定制化发展
“《技术条件》明确了皮卡的定义、尺寸、质量、功能、性能,对皮卡的客用属性以及牵引功能进行了规定,同时对皮卡的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李邵华介绍,《技术条件》对皮卡货箱作出的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车型标准,使得微卡、轻卡今后难以再“跨界”到皮卡领域。
同时,皮卡制造企业将更加重视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多功能性。李邵华介绍,《技术条件》已将皮卡与乘用车标准看齐,提出了“货箱顶部长应不超过整车长度的35%且不大于1850毫米”“货箱应只有后栏板为可开闭状态”等具体要求。
“便利、能运货是皮卡用户的重要需求,皮卡制造企业应更加重视底盘的舒适性、通过性、操控性和拖拽能力,从而实现皮卡场景化和定制化发展。”上汽大通品牌公关及产品策略部高级经理赵胜利认为,《技术条件》的发布,将成为皮卡市场的分水岭和试金石,低端以及不符合行业标准的产品将被淘汰。
“《技术条件》将皮卡与其他相似的商用车型有效划分,既避免行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又推动皮卡‘解禁’工作有序开展。”张微微认为,《技术条件》实施后,不少乘用车、商用车企业或将“跨界”进入皮卡市场。
“从短期来看,皮卡很难实现大面积‘解禁’,销量走势应该不会出现明显波动。”张微微认为,随着市场需求升级以及皮卡技术的迭代,低端皮卡市场或将持续疲软,主流皮卡品牌将会推出高端化、乘用化皮卡产品,满足用户多元需求。
紧抓低碳化趋势 布局新能源市场
随着商用车领域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化发展,福田汽车、上汽大通等皮卡制造企业加速布局新能源皮卡市场。
“目前,皮卡在智能化、网联化以及电动化等方面快速突破,新能源皮卡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张微微介绍,在电力系统、机场作业、城市救援等领域,新能源皮卡有着非常大的市场需求。
去年4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加大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力度,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在市政服务、公务执法、工程抢修等领域,新能源皮卡销量有望迎来增长。”赵胜利说。
多重利好政策推动下,上汽大通T70纯电动皮卡、福田拓陆者“智蓝”纯电动皮卡、江淮帅铃T6纯电动皮卡等一系列新能源皮卡产品陆续投放市场。
李邵华认为,《技术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皮卡从单一工具车向多功能、乘用化转变,这对培育国内皮卡文化发展至关重要。
张微微介绍,越来越多的皮卡车企致力于塑造皮卡文化,在中高端产品定位中采用乘用车的发展理念,打造皮卡生活方式、培养圈层文化。《技术条件》实施后,皮卡乘用化、泛户外、越野等需求将会得到快速释放,成为促进皮卡市场增长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