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国家决定打通千山万水,修建川藏公路,收复边陲,解放西藏。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的穰明德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康藏公路修建司令部政委。在目睹了赤手空拳的战士用血肉之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后,穰明德十分痛心,在地形复杂的西南地区搞好交通建设绝非易事,没有交通专业技术与专业人才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怀着急迫的心情,他向邓小平主持的西南军政委员会提出了筹建一所交通专业高等院校的希望。
1951年11月,重庆交通大学的前身——西南交通专科学校诞生了。开学典礼上,首任校长穰明德发出了铿锵誓言:“我们铺路架桥就要有‘誓为前路坦途,甘当铺路石头’的豪情和奉献精神!”铭记老校长嘱托,1953年、1954年的80余名道路和桥梁专业毕业生义不容辞地走向了川藏公路施工现场,为天路奉献了青春与热血。
1952年,穰明德到北京汇报川藏公路建设情况,获得毛主席亲笔题词,激励着一代代重庆交大人不畏艰难,勇于攀登,做献身教育事业和西部交通建设的“铺路石”。从雪域高原的“共和国1号工程”到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从“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到展翅腾飞的大兴国际机场;从10座世界最大跨径桥梁的惊世之作,到南海岛礁的填海筑港;从长江“黄金水道”的整治通畅,到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通江达海;从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的应运而生,到沙漠绿洲的生态恢复;从携手钱伟长院士创办享誉世界的《应用数学和力学》,到争创1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的突破……重庆交大培养了一代代践行“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精神的有用人才,创造了一批批推进交通现代化进程的科研成果,攻克了一项项架桥铺路、治河筑港的技术难题,诠释和践行着历久弥新的“两路”精神,服务交通运输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