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新能源客车、轻卡新品发布后,近日,吉利商用车旗下品牌远程汽车举行线上发布会,备受瞩目的新能源重卡新品——星瀚H正式亮相,同期发布远程汽车2030年战略目标。在整车业务的基础上,远程汽车将构建绿色运力平台和绿色补能网络,推动道路运输零碳发展。
新能源重卡新品融入“移动空间”理念
今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大力推广纯电动、氢燃料电池、天然气重卡。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
“这表明商用车低碳化发展已迫在眉睫。”吉利商用车首席执行官范现军介绍,目前,远程汽车已实现了全系产品新能源化。今年1月至9月,远程汽车新能源重卡、轻卡销量同比增长237%和1174%,市场占有率达到21%和25.66%。
2016年,吉利商用车成立,推出新能源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此次发布的星瀚H是远程汽车新一代新能源重卡,集纯电动、增程换电、甲醇P2混动等动力于一体,产品将于2024年上市。
两平方米的汽车后座是货车司机移动的家。吉利商用车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常年在外奔波,货车司机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频发,对车辆的舒适度十分关注。因此,星瀚H在设计之初,就融入了“移动空间”的理念。
“星瀚H拥有淋浴房、洗手间、冰箱等设施,车门下方还设置了厨房和洗烘一体洗衣机。驾驶区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和独立显示屏,缓解司机驾驶疲劳,消除视野盲区。同时,星瀚H拥有强大的AI实时交互能力,在衣食宿沐等方面给予司机关怀和提醒。”吉利商用车相关负责人介绍介绍,星瀚H还凭借中央域控制、超级算力、车网联等智能技术加持,不断提升车辆运输效率。
此外,星瀚H还具有分析处理订单、计算行程成本等功能。车辆搭载的预见性能量管理系统可以融合传感器数据和交通网数据,能够快速计算不同路径的车辆耗能。当车辆电量不足时,星瀚H可以利用云端地图数据连接能源平台,为司机提供最佳的换电路线。
全面构建智慧绿色运力体系
会上,远程汽车发布2030年战略目标。2021年至2025年,远程汽车将进入“创构期”,计划实现新能源车销量25万辆,市场占有率21%,绿电使用率40%。2026年至2030年,远程汽车将进入“共赢期”,计划实现新能源车销量达到57万辆,市场占有率20%,整车全生命周期碳减排达到90%。
同时,远程汽车将构建“1233”发展布局。范现军介绍,“1”是实现“创造智慧互联、引领绿色商用”品牌愿景,“2”是形成以纯电动和增程电动为核心的城市商用车技术路线、以氢燃料和纯电动为核心的公路商用车技术路线,第一个“3”是打造绿色慧联、万物友好、阳光铭岛三大平台,第二个“3”是实现车与货、车与能源、车与环境协同发展。
“2016年成立以来,远程汽车以新能源商用车为基础,不断拓展智慧绿色运力一体化业务。目前,远程汽车不仅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技术路线,还打造了由绿色慧联、万物友好和阳光铭岛等平台构成的智慧绿色运力体系,为不同运输场景打造定制化的智慧绿色运力方案。”范现军说。
针对全新打造的三大平台,范现军介绍,绿色慧联致力于发展城市绿色运力和智慧车联网平台,向用户提供新能源物流车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万物友好以换电重卡为基础,打造绿色智能换电运力服务平台;针对干线运输新能源重卡续航里程短的问题,阳光铭岛打造新一代换电站,发展风能、光能互补的绿色发电分布式能源节点,实现绿电高效存储利用。
上下游共建零碳陆运联盟
商用车是交通运输行业减碳的主战场之一。为推进交通运输行业低碳、智慧、高效发展,发布会上,远程汽车携手华为、亿咖通科技、京东物流、韵达货运、传化智联、满帮、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协鑫、G7共11家企业建设“中国零碳陆运联盟”。
从发展目标来看,“中国零碳陆运联盟”将联动商用车上下游产业链,从电池端、车端、能源端、物流平台运营端联合各领域头部企业,积极探索全新道路运输体系零碳发展之路。
为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国零碳陆运联盟”在会上发出倡议。未来,联盟将通过增加绿电使用、推进低碳循环制造、提升新能源运营车辆占比,推动智慧绿色运力升级,加快实现道路运输行业碳中和。同时,联盟将通过技术变革加速新能源重卡规模化应用,推动道路运输行业零碳发展。
范现军介绍,作为联盟中的重要一员,随着产品端智能化、网联化布局完成,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将逐步实现车与货、车与能源、车与环境的三要素协同,让运力真正做到智慧、绿色、高效、低成本。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远程汽车已在四川南充、江西上饶、安徽马鞍山、山东淄博、山西晋中、浙江湖州建成六大制造基地,形成“制造中心+商业生态”的布局,助力打造上下游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生态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