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超高速管道交通的发展与机遇”决策咨询沙龙在京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北京市科协、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就下一阶段的“超高速交通工具”展开研讨。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副部长、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卢春房出席并表示,发展超高速交通“人民群众有需求、国家有需求、行业有需求”,很有发展前景。
卢春房认为,我国需要超高速交通工具来弥补高铁和航空港之间的速度空白,同时向1000—2000km/h的速度发展。他呼吁,超高速交通具有市场前景,我们要就经济可行性、工程可行性等方面加快研究,加快试验线建设,最终实现中国在超高速交通方面的领先地位。
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国斌从技术角度阐述了超高速管道磁浮的技术可行性及发展趋势。他表示,目前美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研究超高速管道交通,我国已拥有16年安全运营高速磁浮的经验,建立了高速磁浮交通运营维护技术体系,掌握了高速磁浮轨道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但在实际推动过程中依然面临很多困难,这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一起论证试验。
在圆桌讨论环节,国家智库战略研究员盖玉云、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马俊如、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子忠等参会专家也分享了其关于发展超高速交通的观点和建议。
本次沙龙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报社主办,中关村自主品牌创新发展协会、创佰汇前沿科技孵化中心、北京科技咨询中心承办,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