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安稳了!”近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乌山街道公路养护有限公司的工人休息室里,公路养护工贺交武笑容满面。当天,记者来到望城区,见识了当地“养护+扶贫”的创意。
长期以来,农村公路建好后的管养,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望城区尝试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企业化,在乡镇(街道)、建制村设立了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充分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我们在确保养护标准和验收标准的前提下,将条件成熟的进村公路直接下放,由各个村委会管养,签订劳动合同,优先聘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乌山街道公路养护有限公司负责人朱长新介绍。
几年前,贺交武家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由于妻子病弱、儿子年幼,他无法外出务工,仅靠家里的几亩鱼塘维持生计。2017年,乌山街道公路养护公司成立,他就被村委会推荐进入公司,成为一名养路工人。
“这个工作,我以前不太了解,经过培训上岗后,越来越适应了。”贺交武说,他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当地双丰村道路进行日常保洁、小修小补。两年工作下来,他每月的收入可增加3000多元,如今已经成功脱贫。
像贺交武这样通过“农村公路养护+扶贫”模式,实现脱贫的村民并不少见。这种创新不仅有效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还能促使群众自发行动,保护好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致富路”。属地管理、专人负责、分片包干和公司承包等方式,正是望城区养护农村公路的“大招”。
目前,像乌山街道公路养护有限公司这样市场化的道路养护机构在望城区已有12家。望城区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路面损害程度大大降低,综合优良率达90%。
截至2018年年底,望城区的等级公路里程达3758公里,公路网密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多。其中,农村公路达3610公里,路面铺装率达85%以上,为美丽乡村打下了优良的交通基础。
望城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周建波介绍,当前,望城区正不断提高公路市场化养护覆盖水平,将对大中修和常态养护项目全部实施市场化运作,以提高公路寿命周期的养护质量,为人民群众出行营造畅安舒美的公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