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扎实推进交通一体化,推进延崇高速等项目建设,实现兴延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通州至大兴段全线贯通。 进展情况:首都地区环线通州至大兴段建成通车;兴延高速、延崇高速平原段建成通车。
2.实施广渠路东延、宋梁路北延等项目。
进展情况:广渠路东延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19%;宋梁路北延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32%。
3.加快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等新建竞赛场馆建设,启动国家游泳中心等现有场馆改造,推进水利、电力、气象、通信、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进展情况:松闫路改线段工程(松山场馆-西大庄科村东段)已建成通车。
4.年内开通3段轨道新线,运营总里程达到630公里以上。
进展情况:6号线西延、8号线三期、8号线四期等3条轨道交通新线已开通。
5.实施轨道交通换乘通道改造工程。
进展情况:推动国贸站、宣武门站换乘通道改造工程,相关设计文件报审,完成园林占地、树木移植、场地硬化,临时设施、施工罩棚、隔离桩、竖井开挖等施工。
6.实施市级疏堵工程20项,完成450公里自行车道治理,完善步道系统。完成100万平米城市道路大修。
进展情况:完成市级疏堵工程25项;完成自行车道治理452公里;完成 120余万平米城市道路大修。
7.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
进展情况: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年完成乡村公路大修518公里。
8.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开展副中心智慧城市试点。
进展情况:配合相关部门编制《中关村科学城规划(2017-2035)》。
9.继续实施缓解交通拥堵年度行动计划,努力改善出行条件。
进展情况:落实《2018年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2018年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专项督查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加强现场督查。
10.推进公共交通调度智能化。
进展情况:组织公交集团完成智能调度系统移动客户端APP开发,并实际应用于公交运营保障工作中。
11.完善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接驳换乘。
进展情况:新开、调整25条公交线路接驳地铁。
12.新开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0条以上。
进展情况:新开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93条。
13.新增公交专用道40公里以上。
进展情况:施划公交专用道45公里。
14.加强共享单车规范管理。
进展情况:建设共享自行车监管与服务平台,开展聚集区车辆规模和停放秩序治理。
15.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3%。
进展情况:已完成。
16.持续推进“北京通”建设,新增多功能卡片200万张;利用“北京通”手机APP,试点“无卡”乘坐公交地铁。
进展情况:配合相关部门在公交、地铁试点“北京通”手机APP购票。
17.推动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
进展情况:会同相关部门为8家测试主体56辆自动驾驶车辆发放了测试车辆临时号牌。
18.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三合一”、“多合一”场所为重点,深入开展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强化消防安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进展情况:印发交通行业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开展交通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9.严格执行《北京市促进高排放老旧柴油货运车淘汰方案》,综合施策,加快淘汰国Ⅲ排放标准柴油货运车。
进展情况:印发加快淘汰营运性高排放柴油货运车辆实施方案,并组织贯彻落实。
20.加快进京路口机动车排放检查站标准化建设,提升执法检查工作水平。
进展情况:研究编制公路综检站规划标准。
21.市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城市管理、园林绿化、水务、农业等部门建立健全本行业本领域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台账,并鼓励优先使用电动或符合第四阶段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各行业管理部门采取通报、计分、与招投标挂钩、纳入诚信管理等方式,加大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超标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
进展情况:按月开展检查,向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工作台账。
22.参照《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由市交通委研究制定本市公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相关标准并组织实施。
进展情况:制定普通公路清扫保洁质量与作业要求并组织执行。
23.市住房城乡建设、交通、水务、园林绿化等部门分别制定本行业本领域年度扬尘污染综合管控方案,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的扬尘防治要求。
进展情况:落实《2018年北京市交通路政行业工地及道路扬尘污染综合管控方案》,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24.行业主管部门每季度对各区道路扬尘管理情况进行排名考评。相关考评结果同步报送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进展情况:落实城六区区管道路施工扬尘污染管控检查方案,检查情况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