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智勇 指导教师:孙 欣 管磬馨
参赛学校: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有这样一位老师,您可能在宣传海报中关注过他,在新闻报道里听说过他,在学校课堂里听过他的课,在抗疫一线见过他忙碌的身影,他教书几十载,志愿行千里,用火一般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着心中不变的育人梦。
如今,退休后的他,仍坚持在宣教一线,战斗在应急救护、生命安全健康教育、禁毒、预防艾滋病等岗位上,用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使命感,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彰显人道力量,他不仅是优秀的师者,更是传播大爱的使者。他就是可亲可敬可爱的老党员-王立强。
内心的烈焰,只为家国点亮
利用休息日,我和立强老师的采访约在他应急救护培训结束后,立强老师的行程很满,此次访谈的时间也变得格外珍贵。
谈入党初心。讲起立强老师的入党初心,还要回忆到他18岁的时候。令我记忆尤新的是立强老师告诉我“从1996年加入党组织至今已经25个年头,从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到党组织批准,也经历了党组织25年的考验,我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组织上入党的机会只有一次,但是要在思想上入党却是一生一世的事”。立强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旗下的光辉誓言,义无反顾地从事红十字会志愿服务21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8000余小时,并利用节假日,坚持带领学院红会的防艾志愿者到北京佑安医院爱心家园看望患者,深入病房,给患者送爱心汤,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创新开展“一访三互动”活动,对感染者进行心理援助,生命支持,送去社会对其不歧视、鼓励生存的信心。
做抗艾先锋。立强老师在采访中讲述了一个他在抗艾工作中的真实故事,他在医院治疗患者时,遇到过一名父亲是
艾滋患者,在治疗期间,为了不让女儿担心,刻意隐瞒了病情,后来女儿知道了父亲的病情,由于女儿对艾滋病知识的不了解,误以为自己和父亲接触,也感染了,十分恐惧,父亲因此出现轻生的念头,但是在立强老师多次耐心的谈话开导下,父亲渐渐配合治疗,通过给女儿普及国家政策及相关知识,告诉女儿什么是检测线和对比斜,什么情况下才会感染。女儿开始放下心中的焦虑和害怕,慢慢到理解支持,并进行了HIV病毒检测,最终检测结果呈阴性,令她十分高兴。她紧紧抱住立强老师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她感慨的说:“我真的特别感谢您。”立强老师先后受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同志的接见,获得共青团北京市委、市红十字会学工委、医院党组、学院党委及师生们的好评。他21年如一日,是患者的贴心人、定心丸和守护神,是为民众普及防艾和急救知识的咨询员、宣讲员和指导员。他说最让自己欣慰的是,有向他学过急救知识的民众告诉他,通过实施急救,救活了自己的亲人,他说“这就是志愿服务的最大意义所在”。立强老师多年来,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传递大爱,用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传志愿精神。立强老师的志愿服务精神,影响着我从一名普通志愿者,成长为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五星级志愿者,让我逐渐热爱志愿服务,并融入我的血液和骨髓,支持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是立强老师那句“要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现在的我,学着他的样子,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投身于首都疫情防控工作中,穿上防护服消杀、挽起衣袖献血、下沉社区服务,竭尽所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智慧的火种,吐露桃李芬芳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年。是春雨,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王立强老师曾任学院红十字会秘书长,组织开展禁毒防艾互动教育大型活动,向师生宣传艾滋病知识和应急知识,累计受众15000余人;作为思政教师,通过授课,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引导青年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了一批批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青年,奋战在交通行业各路战线上。而我,在王立强老师的帮助下,明确了自身努力方向,坚定不移跟党走,去年5月在我第一次捐献成分血当天,郑重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逆行的背影,带着温暖的光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立强老师有和蔼可亲、幽默风趣、乐观开朗的一面,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无私奉献的一面,他用亲身诠释了“最美逆行者”的意义。在首都疫情防控最严峻时,他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身穿厚重防护服,为群众进行核酸检测工作,汗液反复浸湿衣物,脱下防护服时,袖口与手套留出大量的汗水;在马拉松医疗保障服务中,他背上药箱冲在一线,为受伤的运动员处理伤口;在备战冬奥空地一体救援演练时,他在零下30度的天气下全程参与雪上搜救、空地配合。这一幕幕画面无不让我感动,时刻提醒我要全心全意服务群众,脚踏实地做好志愿工作。
如今,王立强老师仍坚持做公益事业,不断传递汇聚满满的正能量,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作为共产党员他矢志不渝,坚守初心,秉承“无论风云多么变幻,人道情怀始终如一”的品格,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用爱心书写人间大爱,用志愿描绘美丽人生。